top of page

學校課程如何回應學生之多元背景?以美國和日本跨國銜轉課程為例

作家相片: 洪麗卿洪麗卿

近年來國際移動的便捷,隨著日趨多元的文化體系和跨國移動的人口結構改變,教育現場新移民學生的族群組成更顯多元樣貌,除了本土成長的新移民子女之外,更有因跨國婚姻流動於兩國之間的跨國銜轉學生。基於語言能力是影響學習適應之首要因素,因此各國亦開展相關學習安置制度。

 

一、美國華盛頓州之過渡性雙語教學計畫(Transitional Bilingual Instruction Program) 

美國華盛頓州族群多樣性約十五萬雙語學習者,因此設立英語發展課程服務,包括實體課程、線上課程、課後活動等多元形式,且分成五種類型,以保障學生能公平參與學校學習和社區生活(洪麗卿、劉美慧,2018;Washington of Office of Superintendent of Public Instruction, 2024):


(一)雙語言課程:以兩種語言(即英語和母語)學習各學科的知識與跨文化學習,積極對待兩種文化與語言。

(二)發展性雙語教育:旨在讓移民生雙語皆達到流暢且維持高學業表現。此課程採逐步調整英語融入學習過程的使用比例,低年級時,英語與母語的使用時間大約各佔50%。到了中年級,母語減少至40%以下。至高年級則10%以下。

(三)過渡性雙語教育:此課程以三年為目標完成語言過渡,一年級時,大約2/3的時間使用英語授課。二年級,英語的使用比例提高到3/4,而在三年級則逐漸全面使用全英語。

(四)保護教學:屬於ESL教學法,藉由抽離式課程以策略性英語教學輔助學生學科領域的學習和英語語言發展,並提供多元的素材供教師選擇使用(請見圖1)。

(五)新生課程:為短期課程,學生將在專班學習數個月,以掌握基礎的英語技能、學科知識和美國校園生活的文化知識。


圖1

美國華盛頓州小學銜轉課程閱讀參考教材之一

註: 洪麗卿拍攝


二、日本之日語個別發展指導計畫制度

日本文部科學省為了面對移入人口增多的現象,改正以往「孩子聽得多了,自然就學會日語」錯誤觀念,制定統一的評估工具和「JSL 評估參考架構」(Japa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簡稱JSL),並強調所有學生應要有包容及與異文化共生的態度及素養。「JSL 評估參考架構」提供一個客觀的日語能力評估標準,而「個別發展指導計畫」則根據學習者的日本語能力發展時期段,設定相應的學習目標項目,為教師提供了有效的教學指引(文部科學省,2024)。 

 

「個別發展指導計畫」則根據學習者的日語能力設定相應的學習目標和內容,分為三個時期:


(一)初期指導(前期): 針對剛接觸日語的學生,重點在於基本的語言能力,並能以單詞層面進行溝通,約需要1至2年時間達到中級水平。

(二)初期指導(後期):,專注於提高日常交流能力和參加學校活動的能力。若持續學習,通常在2至3年內能夠達到高級水平。這些時期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習環境及課程設置等為重要影響因素。

(三)與教科連結學習時期:學習者能使用日本語參與各種課堂學習活動,例如掌握課題、探究問題、總結學習內容等。而「JSL 評估參考架構」將日語學習者的日語能力分為六個階段,分別與三個學習時期相對應。首先,初期指導(前期)對應階段 1(學習者開始習得學校生活所需的基本日本語)和階段 2(在協助下,學習者逐漸習得學校生活所需的日本語)。其次,初期指導(後期)對應階段3(在協助下,學習者能理解日常話題,並在一定程度上參與課堂活動)。最後,與教科連結的學習時期則包含階段3(後期階段的一部分)、階段 4(學習者能理解日常話題,並在一定程度上參與課堂活動)、階段5(學習者能理解與學習內容相關的話題,並在一定程度上協助下參與課程)和階段6(學習者能理解與學習內容相關的話題,並積極參與課程)(請見圖2)。


圖2

基於日語能力的指導計畫範例

註:引自帰国・外国人児童生徒教育等に関する施策概要,文部科学省,2024(https://www.mext.go.jp/a_menu/shotou/clarinet/003/001.htm).


由上述可知,隨著學習階段的提升,JSL課程的閱讀和語法學習內容和進度都逐漸加深和擴展。前期著重於基礎的詞彙、語法和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而後期則更加注重學術性語言的學習和運用,例如學科術語、複雜句子結構、邏輯關係、以及從不同角度分析和解決問題等,最終日語學習融入各科教學為目的,並詳細說明如何結合語言教學與各科學習內容和示例說明。

 

三、總結


有鑑於跨國銜轉學生的數量日益增加,語言安置不僅對兒童的成長至關重要,對國家社會的未來發展亦具深遠影響。為回應學生多元背景的需求,美日兩國教育體系均強調多元選擇和個別差異,並注重以全人教育的理念安置學生,保障他們在校內基本教育權利,因此教育政策關注跨國銜轉學生在心理與人際適應方面的挑戰,強調文化脈絡對適應過程的重要性,從人道主義出發,朝向雙語雙文化人才為核心目標來推進。

 

 

參考資料


 

洪麗卿、劉美慧(2018)。美國華盛頓州國小階段跨國移民學生之學習安置和語言支援制度。教育研究集刊,64(2),83-121。 https://doi.org/10.3966/102887082018066402003

 


Washington of Office of Superintendent of Public Instruction. (2024). Transitional bilingual instructional program Guidance.



 

若需引用此文章內容,請使用下列APA 7格式:

洪麗卿(2024年11月30日)。學校課程如何回應學生之多元背景?以美國和日本跨國銜轉課程為例。教育新知國際串聯。https://www.gel-net.com/post/202411-02

其他活動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