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希望教育學的實踐:轉化型社會情緒學習(TSEL)的潛力與挑戰


前言

        

近年來,教育界日益重視社會情緒學習(Social and Emotional Leanring, SEL)在學生全人發展中的作用。Greenberg(2023)在其著作《Evidence for 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 in Schools》中彙整了大量的研究證據,證明 SEL 方案對於提升學生的學業成就、促進其身心健康以及培養積極的社會行為具有重要影響。臺灣教育部於2月19日公告《教育部社會情緒學習中長程計畫》,標舉「幸福教育、健康臺灣、幸福學校、師生共好」的核心價值,宣示全面提升學生和教育工作者的身心健康與幸福感(教育部,2025)。

 

SEL的發展,應歸功於美國 CASEL(The Collaborative for Academic, 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自1990年代起便不遺餘力的研究與推廣,貢獻卓著。過去 SEL引入學校的課程和教學, 通常著重於發展個體內在和人際關係技能,例如自我覺察、自我管理、社會覺察、人際關係技能和負責任的決策。然而,研究指出,SEL 需要進一步發展,以直接應對公平和社會正義議題,進而為所有學生創造真正具包容性和賦權的學習環境 (Álvarez, 2025)。這促使了轉化型 SEL(Transformative SEL, TSEL)的出現,TSEL原則凸顯人權價值,以之發展促進教育公平與卓越的方法,透過解決系統性障礙,並在弱勢學生中培養歸屬感和能動性。

 

本文引介轉化型SEL,包括其定義、與傳統SEL的主要差異、潛在益處與挑戰,以及在學校和社區中實施的實用策略。此外,本文也將檢視各個組織和機構在推廣TSEL方面所扮演的角色,並概述此新興教育方法的研究和資源。

 

何謂轉化型SEL?

        

轉化型SEL是一種以公平正義為核心的SEL教學取經,希望納入權力不平等的意識,考量社會與系統性因如何影響不同背景學生,進而發展其社會情緒技能(Jagers et al., 2021; Jagers, Rivas-Drake, & Williams, 2019)。TSEL強調在學生和成人中培養身份認同感、能動性、歸屬感和協作解決問題的能力。簡而言之,TSEL旨在創造讓所有學生都感到被重視、受尊重和被賦權的學習環境,進而建立更加公正和公平的未來社會(Jagers et al., 2021; Jagers, Rivas-Drake, & Williams, 2019)。

 

  TSEL專注於以下具體能力,以實現這些目標(Jagers et al., 2021):

  • 身份認同(Identity): 學生(和成人)如何看待自己作為個體以及作為周圍世界的一部分。

  • 能動性(Agency): 感到有能力做出選擇並採取行動,產生積極的影響。

  • 歸屬感(Belonging): 在團體或社群中體驗到被接納、被尊重和被包容的感受。

  • 好奇心(Curiosity): 渴望學習和探索,進而激發批判性的自我和社會分析與行動。

  • 協作解決問題(Collaborative Problem-Solving): 能夠建立共同理解並共同努力,透過彙集知識、技能和努力來找到解決方案。


以下表格說明TSEL的幾個重要原則:

表1

TSEL的幾個重要原則

註:作者自行整理。


轉化型 SEL 與傳統 SEL 的比較

        

雖然傳統SEL課程已被證明在改善學生的社會情緒技能、學業表現和整體福祉方面有效,但TSEL採取了一種更全面的方法,明確地處理了影響學生學習和發展的社會和文化背景( Álvarez, 2025; Jagers, Rivas-Drake, & Williams, 2019)。以下比較這兩種方法:

 

表2

傳統 SEL與轉化型SEL的比較

註:作者自行整理。


轉化型 SEL 強調積極主動地教導學生應對技巧和管理觸發因素,以幫助學生應對具有挑戰性的情境(Ragatz & Kaechele, 2023),進而賦予學生掌控自身情緒和行為的能力,培養其韌性和能動性。

 

轉化型 SEL 的教育期待(Jagers et al., 2021)

  

轉化型社會情緒學習(TSEL)不僅是教育方法,也是全方位的賦能策略,希望提供學生、學校和社群更符合自身的發展。TSEL透過營造公平且具包容性的學習環境,能顯著提升所有學生的學業表現,特別是對弱勢群體而言,去打破學習障礙,釋放其學習潛力。

 

除了學業成就,TSEL更著重培養學生的關鍵社會情緒技能,如同理心、溝通和協作能力。這些技能不僅能應用於校園生活中,也是未來職場發展和社會參與不可或缺的基石。當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被重視、被尊重和被賦權時,他們將更樂於主動參與學習活動,進而提升學習成效和整體滿意度。

 

此外,TSEL強調學校、家庭和社區間的緊密合作,共同建構一個支持性的生態系統,促進學生的全人發展。透過這種協作模式,不僅能提供學生更全面的支持,亦能凝聚社區力量,共同為學生的成長創造有利條件。

 

再者,TSEL透過正視並解決不平等的根源,希望有助於減少校園中的紀律處罰差異,營造更公正和諧的學習氛圍。更重要的是,TSEL透過培養健康的身份認同感、能動性,以及壓力管理能力,藉此提升學生的自尊、韌性和使命感,進而促進其心理健康和整體福祉。

 

總而言之,轉化型SEL的作用是多面向且相互關聯的,其目標不僅想要提升學生的學業成就和社會情緒技能,也希望能促進學生全人發展,並為學校和社區創造更公平、更具包容性的環境。


實施轉化型 SEL 的挑戰

儘管轉化型SEL具有可觀的潛在效益,但在實際推行過程中,仍需審慎考量若干挑戰。首先,如何確保TSEL在不同學校與社群之間有效且一致地實施,是艱鉅的任務。其次,如何在維持計畫標準化的同時,又能兼顧彈性,使其能因應不同情境與學生的個別需求,是值得深入探討的課題。再者,將TSEL理念融入課程與教學,需要教育工作者之間合作無間的規劃,以確保TSEL核心價值與學科內容能發生有機的結合,而非淪為單純的附加項目。此外,如何以既敏銳又具回應性的方式,處理公平與社會正義等議題,亦是一項複雜的挑戰,需要教育工作者具備高度的文化敏感度與專業知能(Seven Mindsets, 2022)。最後,教育工作者對於 SEL 框架若缺乏充分的認識與理解,亦可能阻礙TSEL的有效推展 (Lessonbee, 2022)。因此,為教育工作者提供完善的專業發展與培訓,使其能深入掌握 TSEL的精髓與實施方式,顯得至關重要。

在學校與社群中實施轉化型SEL

    轉化型SEL可透過多元管道於學校與社群中推行。其一是採用文化回應式教學,將學生的文化背景與生活經驗融入課程設計與課堂活動中,使其學習內容更貼近學生的真實生活。其二則是採用青年引導式方法,賦予學生在學習上的自主權,並鼓勵其積極參與決策過程,使其能成為學習的主體而非被動的接受者(Jagers et al., 2021)。此外,在學校、家庭與社群之間可透過建立緊密的夥伴關係,營造支持性的教育生態系統,亦是實施 TSEL的重要策略(CASEL, 2023)。具體而言,可邀請家庭與社群成員參與學校活動及決策,使其能共同為學生的學習與成長貢獻心力。再者,整合正念練習,並鼓勵學生與教育工作者重視自我照顧,有助於提升整體的身心健康(Álvarez, 2025)。例如,可在學校中設置靜心空間,並提供相關的壓力管理資源。最重要的是,要能為教育工作者提供TSEL原則與實踐的專業培訓,確保校本的TSEL能有效落實。


  

轉化型 SEL 行動案例研究與範例

部分學校與教師社群已推行TSEL,包括如William James College已將TSEL納入其諮詢輔導計畫中,要求學生與顧問定期檢視與反思個人的社會情緒目標(Sickle, 2024)。此外,維吉尼亞州Blue Mountain School與Springhouse經由紀錄片系列 "Rehumanizing School" ,描繪這兩所如何在教育中優先考量人的尊嚴與人際關係 (Álvarez, 2025)。而 PBLWorks' Community Voices Project 亦為可參考的案例,該計畫鼓勵學生深入探討其社群所面臨的社會正義議題,並共同研擬解決方案(Ragatz & Kaechele, 2023)。儘管SEL研究已取得成果,但仍有許多值得深入探討的議題。Greenberg(2023)在《Evidence for 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 in Schools》中呼籲,未來的研究應更加關注SEL方案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實施成效、如何更有效地評估SEL對學生的長期影響,以及如何提升SEL方案的品質和可持續性。這些研究方向對於推動SEL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推廣轉化型 SEL 的組織與機構
  

在推廣與支持轉化型SEL方面,部分組織與機構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如The Collaborative for Academic, 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CASEL)即為引領SEL領域的機構,該組織提供相關研究、資源與專業發展方案,以支持包括TSEL在內的各項SEL計畫的實施(Jagers et al., 2021)。而The Institute for Social & Emotional Learning(IFSEL)則提供一系列的服務,包括專業發展、課程開發及諮詢輔導等,以協助學校將SEL融入其教育實踐中(Institute for Social & Emotional Learning, n.d.)。The National Education Association(NEA)則為一倡導公共教育的專業組織,並為教育工作者提供豐富的資源與支持,特別是那些對推行TSEL抱持濃厚興趣者(Álvarez, 2025)。



結論

  

轉化型社會情緒學習(TSEL)是創新的教育方法,其意圖在於透過覺察導致不平等的社會和系統性因素,再找出促進公平和卓越的解決之道。TSEL透過培養強烈的身份認同感、能動性、歸屬感和協作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賦予學生在學術、社交和情感方面茁壯成長的能力。雖然有效實施TSEL面臨挑戰,但對學生、教育工作者和社區的潛在益處是可期待的。透過實踐 TSEL原則並利用多方資源和工具,學校可以為學生和教師創造真正具包容性、賦權和公正的教與學環境。


 

參考資料


教育部(2025年2月27日)。幸福教育、健康臺灣 幸福學校、師生共好 教育部頒布「社會情緒學習中長程計畫第一期五年計畫」。教育部全球資訊網。

 

Álvarez, B. (2025, February 24). The power of transformative social-emotional learning. NEA Today.

 

CASEL. (2023, January 12). Building authentic school-family partnerships through the lens of 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 Collaborative for Academic, 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

 

Greenberg, M. T. (2023, March 3). Evidence for 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 in schools. Learning Policy Institute.

 

Institute for Social & Emotional Learning. (n.d.).

 

Jagers, R. J., Rivas-Drake, D., & Williams, B. (2019). Transformative 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 (SEL): Toward SEL in service of educational equity and excellence.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54(3), 162–184. https://doi.org/10.1080/00461520.2019.1623032

 

Jagers, R. J., Skoog-Hoffman, A., Barthelus, B., & Schlund, J. (2021). Transformative 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 In pursuit of educational equity and excellence. American Educator.

 

Lessonbee. (2022, December 9). The biggest challenges to implementing social-emotional learning.


 

Ragatz, M., & Kaechele, M.  (2023, January 13). The impact of transformative social emotional learning. PBL Works.

 

Seven Mindsets. (2022, July 12). 4 key SEL challenges.

 

Sickle, H. V. (2024, February 16). Practical application: 5 ways to incorporate transformative social emotional learning (T-SEL) in the classroom. William James College.


 

若需引用此文章內容,請使用下列APA 7格式:

陳佩英、陳玉娟、陳宏彰、葉珍玲、紀馥安(2025年3月28日)。希望教育學的實踐:轉化型社會情緒學習(TSEL)的潛力與挑戰。教育新知國際串聯。https://www.gel-net.com/post/202503-05

其他活動

CONTACT US

免費加入訂閱,獲得最新消息!

​教育新知國際串聯 工作團隊

已完成訂閱,敬請期待最新消息!

A709(標準型).png
1674006292412.jpg
1672818746400.png
學者點 金1_edited.jpg
投影片1_edited.jpg
bottom of page